首页

搜索

173.第171章 先天纯粹,一念之微 (第2/6页)

杀人于万物之认识,只取自我,唯我独尊。”

“又取无善无恶心之体四句,将心体看做虚无,一切修养功夫皆有碍于认识。”

“道德、礼法、律令、人情、共识,付之一炬。”

“浮诞不经,以恶为美,混淆人物,虚无主客,此大谬与世!”

“要说推陈,始要从王龙溪之学说推而弃之。”

龙溪,指的是王畿。

可以说这位是影响力最广泛,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宗师。

不说格物,不说修习,只讲悟道。

其主张通俗言之,便是“我不要你们觉得,我要我觉得”一句而已。

可谓是消解共识的第一宗师,在某些特定群体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。

但如此风靡三十载,也到了被反噬的时候。

像这样受到同道的口诛笔伐都是常态。

钱德洪与其时常较气,也是由此而生;顾宪成一小辈,都肆无忌惮将王畿的学说与李贽的,立起来一起批判。

如今皇帝说要推陈出新,袁洪愈同样是第一个将王畿拖出来打。

王畿极有涵养,对此反而含笑以对,示意袁洪愈继续说。

“至于出新……”

“王门正统在钱绪山,其恢宏师说,论学宗旨主阳明晚年所陈,事上磨练。”

“以‘性无体,以知为体;知无本,事物乃其实在。’立论,力陈在事上‘行著习察’,以达在认识上泯灭‘气拘物蔽’。”

“王门别宗李卓吾,独辟蹊径,开普世之说。”

“以‘抽象天理于人,人以实践明道’立论,主张人在理上格知,贴合世情。”

“朱王兼修在薛方山,取‘万物皆备于我,万物皆具于心’,‘格物穷理,先知而后行’二句,融会贯通。”

“整合朱、王,主‘务从实践’,身体力行,而后求诸本心。”

“子曰,心即本体,子曰,格物致知。”

“如此,钱绪山、李卓吾、薛方山,岂非殊途同归于朱子?”

“致,推极也;知,犹识也。推极吾之知识,欲其所知无不尽也。格,至也;物,犹事也,穷至事物之理,欲其极处无不到也。”

“格与致、物与知,并非某一事物或学说,而是一种极致意义上的整体存在,称之为理。”

“这是朱子理一分殊的精髓所在。”

“与二程不同,朱子着重发现在理的形式之下物我一体之状态,也即是使人在理之下,达到物我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。”

“架构其本体与外在之区分,以此实现对本我的认识,对自我的超脱。”

“这便是我方才说的阳明矫枉过正!”

“如今看来,若欲推陈出新,当归于格物致知一道!”

复古作为大儒必备的技能,其源流,往往又是因为世情如此——过得不好的时候,总会将以前某某时候作为论据,其根本,还是想将其作为改制的依据。

礼乐崩坏,就讲三皇之制。

诗坛不兴,则念巍巍盛唐。

经学陷入迟滞,同样免不得在故纸堆里翻找一二。

心学如今放荡不羁,以我为尊,理学的好处,自然使人憧憬。

钱德洪晚年转向,与王龙溪决裂,口称“吾党于学,未免落空,细处堪磨,始知自惧”。

薛应旂更干脆在师事欧阳德,受王守仁之学后,更换门庭,师从吕柟转修理学。

李贽如今的普世论,单以实践二字,同样出于“格物致知”的源流。

所以,在袁洪愈的论述中。

哪怕推陈出新,也应该将心学的理论成果,用以填补理学,而非在王阳明的学说中,继续往下推演。

同样,这番话中,既有朱子的陈,同时也有袁洪愈的新。

在二程的理念中——格,至也。物,事也。事皆有理,至其理,乃格物也。

这里的物和知本身是两个异质的存在。

袁洪愈便是通过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描述,与二程的区别,完成了对格物致知的新解,在理的形式下进行重建和统一。

当然。

并没有这么容易过关,否则也不会需要辩经了。

话音刚落,李贽便直接开口反驳:“袁公这话不对。”

“方才长惟居士一句话说得精髓——朱子的理一贯通,并未说明事项的关联,而是隐指一异质的跳跃,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找到一超越的形上学的根据。”

“朱子的本体,只是收缩提炼,将之割截地视为‘只是理’,即‘只存有而无生命’的理。”

“其道德意义即减杀,而心气依理而行所成之道德即为他者之下道德,其依‘存有论解析’之方式说性,非先秦儒门言性之本义,此亦是其道德意义减杀之故。”

“而我的本体,世界观,却是呼吸同出,互相联系。”

“二者截然不同。”

他顿了顿: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