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62章 潜光隐耀,另起炉灶 (第3/4页)

大明朝的风气根子是烂了,但不烂在贪腐上,再贪腐,还能比得过鞑清?.

贪腐只是表象,真要寻根究底——大明朝破落至此,意识形态上首当其冲的原因,那就是大明已经失去了,构建想象共同体的能力。

大宋是谁的大宋,这个问题好回答,自然是皇帝与士大夫的大宋。

那么大清是谁的大清,也很好回答,自然是八旗子弟的大清。

但是大明不一样。

皇帝会认为大明是自己的大明吗?有性命之忧的天下之主?当然不会。

数代皇帝不顾天下,就是出于这种心态,大明天下?关我鸟事!

百官会认为大明是士大夫共治天下吗?动辄杖杀,弃市的共治?当然也不会。

贪腐成风的底色,就是天下大局与我无关,大明天下?我捞一笔就行,你们慢慢治去。

同样的,各种乡党,南直隶、宣大、浙江士绅、福建海商,乃至天下百姓,从上到下,都是不惮于亡国的——只要别波及到我,换个朝廷没什么区别。

这就是失去了想象共同体的悲哀——实在难以想象,得国最正的大明,会沦落到共同想象体死去的一步。

只讲利益,没有对错。

为了自身享乐,可以长居深宫做木匠,吃春药吃到死。

为了乡党利益,可以刺王杀驾放火烧,纠集同僚抵抗中枢。

为了自保与权势延续,自然也可以豢养异族以自重,乃至给鞑清开门。

失去想象共同体,必然带来运行成本无限度升高,体系僵化的终点,必然是亡国。

所以,朱翊钧在谋划从军事、制度扶起大明朝的同时,必然要重新构建一个想象共同体。

让大明朝,再度成为天下人的共同文化归属。

这个想象共同体,能够让大英帝国最悲惨的挖煤工人,想到大英帝国时,都露出自豪的神色。

这一步,这不仅是为了纠正风气,澄清吏治,也是打通南北,混一天下必然要走的路。

甚至于,这是改良朝贡体系,必须要做的理论准备。

朱翊钧用大明朝的本土话语,隐去了大部分内容,只简单给李贽点了两句文化认同,纠正贪腐风气的话语。

“不错,这个名字是朕新取的。”

“所谓想象共同体,指的是天下百姓、士绅、百官……乃至朕,通过共同的渊流、历史、经学等等,构建出一个精神上的大明朝!”

“这个大明朝,是属于所有人的。”

“一旦有人破坏现实中的大明朝,败坏大局,那么,便会引来所有人的敌视!”

“如此,便能同心协力,纠正士邪。”

“这,就是朕需要李司业来做的事。”

一口气说完这些,朱翊钧总结道:“总之,朕需要一套新的学说,来回答,大明朝,是谁的大明朝这个问题。”

李贽听完后,怔然无声。

这是十一岁的少年?

思辨水准与深度,几如开宗立派,国子监那些五经博士跟这位皇帝比起来,那真是臭不可闻的狗屎。

这水准,别说十一岁,他李贽二十一岁时都没到这地步!

若不是皇帝身份,他都几乎忍不住开口要引为好友。

想象共同体,好名字,天马行空,却又让人拨云见日。

李贽都无法理解,怎么从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口中,能说出这等精准的表达。

只是这份精准的感觉,李贽就觉得不会像皇帝口中,用来纠正风气这么简单。

他一时咂摸不出味来,暗暗记在心中,准备回去推演一番。

大明朝,是谁的大明朝。

这可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。

李贽开口道:“陛下,臣德薄才疏,只能……”

朱翊钧直接打断了他,面色古怪道:“李司业莫不是以为朕要你歌功颂德?”

“李卿,朕直言不讳地告诉你。”

“朕找你来,是因为此事要抛开君君臣臣那一套,另起炉灶。”

“也不是随便缝补一下这么简单,学说要反映现实,解释已有,否则是没有生命力的。”

“李卿,除了你,朕找不到这么离经叛道,又出类拔萃的经学家了。”

要解释已有,自然不能简单把什么民贵君轻拿来用,毕竟老百姓自己过得怎么样,又不是看不见,自己贵不贵还是知道的。

脱离现实的理论,会给百姓违和感,别说构建共同想象体了,那只会被百姓当成厕纸。

同时,不扎根于四书五经本身,就无法创作这样一门学说,至少朱翊钧自己肯定是不行的。

这才是难度所在,不脱离世代,又要另起炉灶。

李贽无奈地摇摇头。

难怪皇帝说他可以“安心治学”,量身定做一套学说,不安心个四五年,架子都弄不出来。

但,难度还不止在这里。

李贽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