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十三章 辞工迷茫金资困 筹措难中寻出路 (第2/3页)

论文,自三月下旬至四月初,十余日方写。”

“今至六月,觉钱仍为大事。”

“吾已长大,不欲累家,家况亦不佳。”

“故觉暑假实验成本大,不欲增家负。”

“暑假成本大,增家负,觉愧对家人。”

“汝欲寻何职?”

“今或后?”

“今,不论后。”

“今至少寻不增家负之职。”

“何地?”

“成都或达州皆可,吾倾向此二地。”

“月薪几何?”

“能维持三月,不增家负即可。”

“居何处?”

“达州易解决,吾姐有屋。”

“何处?达州何人?”

“达州,吾姐居彼。”

“彼为汝荐职乎?”

“欲居其家。”

“达州无则成都如何?”

“成都有,吾校有。”

“校不是要汝等腾空寝室乎?已毕业。”

“大运会招人。”

“薪几何?”

“三千五百钱似。”

“能维生乎?”

“彼事至八月十二止,后何如?”

“至八月十二止,后至九月十二尚有一月。”

“故吾等寻事,至少至九月十月。”

“想法甚佳。”

“小龙君与南北,汝等先试之如何?”

“南北,吾再问一事,汝二月或三月辞?”

“三月一日。”

“欠汝薪否?”

“已矣。”

“故那一月间,理论上或可无需父母之资而活,是否为此意?”

“尔离职之后,三月一日始,即三月、四月、五月、六月,此期间,汝之生活费仍为父母所资,然否?”

“父母每月资助多少?一千五乎?二千乎?今汝每月生活费何如?”

“常以一千为标,实则资助约为千二。”

“千二百钱,月内能足乎?吾观汝体态丰腴,莫非餐风饮露?”

“实言相告,每餐多食数碗米饭。”

“米饭不须钱乎?增之。”

“诚然,米饭甚廉。”

“亦属不易。”

“日常尚有何零星开支,或购他物,钱何出?皆含仟贰佰内乎?抑或另求资助?”

“昔日所存奖学金等物。”

“吾亦大致如此,亦不敢多求。”

“汝姐研究生几年级?研二乎?研三乎?九月乃研二之时?”

“九月为研三。”

“即九月也。汝为研一,汝姐为研三,然否?汝姐于何处求学?成都乎?他城乎?”

“南充也。”

“所学乃教育之道。”

“师范生乎?或非师范生?”

“小龙君,汝前日言,汝家乃南充人,然否?”

“遂宁人也。”

“汝似为独生子女,或有姐乎?”

“吾有二姐。”

“姐姐在求学或已成家?”

“吾有一姐已不在。”

“意外乎?”

“汝家经济状况何如?”

“一般,偏低。”

“父母二人皆有收入,或仅父一人?”

“唯父一人。”

“吾与汝因接触稍晚,因刘君南北曾为班助,吾等或已一两年前相识,然否?”

“然。”

“汝等三人中,小斐君之父母资助或更佳,然否?吾此理解对否?”

“然,小斐君乃独生子女。”

“小斐君之父与吾曾有一面之缘,当时详谈。今日吾三人交流已毕,汝与小龙君谁与小斐君更熟?”

“吾或更熟。”

“小龙君,吾等三人交流后,汝与小斐君言之。”

“汝等适才所提五六问题,吾等先论经费之事,此事不解决,余皆难以为继。”

“刘君南北,汝最占便宜,因汝偷跑,与今年九月入学之研究生相比,汝在思维训练方面已偷跑一二年,汝知之乎?”

“汝之感触与小龙君、小斐君不同,然否?”

“然,因经历方知。”

“切勿待至三十五或四十五岁再与吾论此,届时已无意义。今尚有时。”

“吾与小龙君已商议。”

“此暑假,依汝等能接受之观点或理解,先解决生活费用之事。”

“首当自食其力,赚取在成都之生活费,勿依赖父母,试之如何?”

“汝须将这一两年之变化,告知小龙君与小斐君。”

“大家互相帮助。”

“小龙君,吾今建议之事,其思想或如汝去年。”

“吾已感受之。”有长歌云:

与风同行寻梦路,南辕北辙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