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0432 商洲 (第1/3页)

.

是的,在朝廷的规划里,对宗教的限制可以说是一重又一重。

甚至很多限制就是陈景恪自己主动提出的。

毕竟他这个道士是假的,只是借用了这个身份方便行事而已。

甚至孙思邈这个道士,最开始也是为了方便游走天下才当的。

只是后来阴差阳错成了道教教主。

比起道教的利益,他们更关心的是华夏和大唐的利益,自然是怎么有利于华夏文明怎么来。

宗教有多危险,再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清楚。

以前有佛教相互竞争还好说,现在道教独大,如果不加以限制,一旦出问题会更麻烦。

陈景恪就根据后世成熟的宗教管理经验,提出了几条针对性措施。

比如限制庙观的土地,国家给庙观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,永不能增加。

若有哪家庙观敢搞土地兼并,直接捣毁庙观,相关人员流放。

比如不允许经商,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,同样是为了限制宗教的财富和势力。

之前工业园区的作坊属于特例,也当做是对道家各派勇于革新的奖赏。

但这些作坊工厂以后是不允许再扩张了,且一定年限后要全部关停或者转让。

比如不允许放贷。

历史上寺庙放贷有多猖狂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。

著名的少林寺,是如何成为方圆百里最大的地主的?

无遮大会是哪来的?

陈景恪既然穿越了,就绝不会再坐视此事发生。

但想让这条命令得到执行,就必须要有合适的手段和惩罚措施才行。

前世还不允许放高利贷呢,国家强行规定了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,可是高利贷依然普遍存在。

为什么?

就是因为有利可图,而处罚措施不疼不痒。

陈景恪直接给来了个狠的,你们不是有闲钱吗,不是喜欢放贷吗。

可以啊,我直接规定借贷不允许要利息。

作为方外之人怎么能掉进钱眼里呢,你们不应该当大善人,救济天下百姓吗?

怎么能收利息呢?

作为惩处的手段,可以说非常直接。

如果他们敢提出要利息,一律按照放贷处理,借款人一文钱都不用还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信还有庙观敢放贷。

就问他们的本钱还想不想要了。

当然,也不能完全不给人家活路,香火钱还是要让收的。

因为孙思邈医圣的身份,经过斟酌之后给了宗教人士行医的权力。

如此就算偏远地区的庙观,也能靠着治病救人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
之所以给他们行医的权力,还有个原因是现在的医疗条件实在太落后。

长孙无垢已经竭尽全力去做了,改善还是不大。

关键一点就是医生的培养周期太长,哪怕是赤脚医生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行。

想靠着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就解决这个问题,只能说太过于天真了。

赤脚医生手册起作用的前提是有人能看得懂它,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文盲,书写的再好都没用。

在这个年代,识字的人一般都混的不错,又有几个人愿意跑到乡村去当医生受苦?

这不是吃饱撑的找罪受吗?

所以医生紧缺的问题,并没有因为赤脚医生手册的出现而改变。

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只能加大投入,从头开始做起。

至于其他的投入就更不用多说。

但此()..co

.

事又急不来,按照长孙无垢等人的预估,这事儿十年内小有所成那都要谢天谢地了。

想要完成陈景恪计划里的全民覆盖,估计这代人是没可能见到了。

道教的道观遍布天下各地,如果他们能主动从事医疗工作,能大大推进医疗体系建设。

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带来一些恶果——只能说天下没有完美之事,些许的麻烦比起收获来说不值一提。

得知此事之后张娉很无奈,但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。

然后顺势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,道:"要不你给我几名医术不错的弟子,我也在咱家道观里开家医馆?"

这次陈景恪没有拒绝,道:"也好,刚好观里有一些来自江南的道童,想必他们是愿意回归乡土的。"

毕竟是自己的女人,未来孩子他娘,该给的照顾还是要有的。

张娉高兴的道:"太好了,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。"

之后陈景恪就和孙思邈说了此事,孙思邈自然不会有意见。

找到那些从江南而来的学医道童,询问他们的意见。

果然有四个想要回故里,于是就确定他们过去开医馆。

两个月后张娉如愿以偿,乘船返回江南。

陈景恪

最近更新小说